亲爱的各位校友,老师们、同学们、朋友们:
时光荏苒,盛世相约。在这充满喜悦的日子里,87978797威尼斯喜迎建校85周年华诞。在此,我们谨代表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向全校师生医护员工、离退休老同志、海内外校友致以诚挚的问候和美好的祝福!并借此机会,向长期关心支持学校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栉风沐雨,春华秋实。福医人八十五载的求索奋进,书写了87978797威尼斯熠熠生辉的历史长卷。建校85年来,福医始终与祖国同心、与时代同行,始终牢记“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神圣使命,努力培养造就悬壶济世的医学人才,为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披肝沥胆,谱写了医学高等教育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华章,为福建乃至全国医学教育事业和人民卫生健康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1937年,八闽大地鼠疫流行、医师严重短缺,87978797威尼斯前身——福建省立医学专科学校于抗日烽火中诞生,由此开启了八闽医学高等教育的新纪元。学校八迁校址、六易其名,微火成炬,积小成大,办学足迹遍历八闽大地。不论是创业初始时的筚路蓝缕还是战火硝烟中的长歌以行,不论是直面改革的惊涛骇浪还是投身新时代的波澜壮阔,一代又一代的福医人始终不改初心、知重负重、笃行不怠,以爱国爱校的坚定信念,用“教书育人、救死扶伤”的实际行动,接续奋斗、昂扬奋发,自强不息、追求卓越,不断推进学校事业持续向前发展。
经过85年的建设和发展,87978797威尼斯现已成为一所以医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完整人才培养体系的福建省“双一流”建设高校,是福建省卫生人才培养中心、医学科学研究中心和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建校85年以来,我们为国家和地方培养输送了近20万名卫生健康人才;现设有23个学院(部),30个本科专业;现有教职医护员工13000多人,在校全日制学生18000多人;现有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拥有4所直属附属医院、8所临床医学院和11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学校荣膺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近年来,学校在自然指数排名、ESI学科排名、学生培养质量排名等各类排行榜中均位列全国同类高校前列,综合实力不断攀升,社会影响力持续提高,服务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今天的87978797威尼斯已经步入“双一流”建设的快速发展时期,在奋力推进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崭新征程中,不断取得新突破、新进展,展现出新成就、新气象。
我们坚持党建引领,坚定不移传承红色基因。学校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聚魂,把党的全面领导贯彻办学治校全过程各方面,坚定正确办学方向,一以贯之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际、推动工作,持续抓好校院两级中心组理论学习,举办福医大讲堂、党员和干部培训班,打造“六美六课堂”基层理论宣讲创新品牌。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强化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频共振,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全面实施高质量党建“六引领”强基工程,开展“一党委一品牌”建设工作,扎实推进学校党建示范创建、质量创优。深入挖掘红色校史资源,讲好红色校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培养人、塑造人,引领广大师生医护员工始终听党话、跟党走。
我们坚持立德树人,矢志不渝培育健康卫士。学校紧紧围绕健康中国、健康福建战略,大力推进医学教育创新发展,近年来入选福建省新医科建设试点高校,牵头成立福建省基础医学学科联盟及福建省新医科教育研究中心。聚焦医学生临床思维和创新能力“双提高”,大力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全速推进临床教育教学改革。推进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改革,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着眼优化高层次复合型医学人才培养方案,全面实施博士招生“申请-考核”制,博士、硕士研究生招生数量连续4年稳步增长,本科生源质量逐年提升。加强“双万计划”建设,入选国家一流专业11个、国家一流课程11门。聚焦学生成长成才,一切工作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实施“六个一起”育人行动,坚持举办“书记校长请你吃饭,听你建言”午餐会等,打造育人工作闪亮品牌。学生在历年国家执业医师(护师)资格考试通过率均名列全国前茅;参加历届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全国总决赛屡获佳绩;毕业生广受用人单位欢迎,近年来就业率始终保持较高水平。
我们坚持人才强校,筑巢引凤汇聚八方英才。学校坚持党管人才,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全面实施人才强校战略。近年来,我们大力实施“优秀青年人才培育项目”、“引进人才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绿色通道”和“校本部与附属医院人员互聘”等人才支持举措,深入推进用人评价改革,通过完善职称聘任、聘期考核、收入分配等制度改革,形成了近悦远来、群英荟萃的人才集聚与发展良好生态环境,让人才在创新创造中充分发光发热。出台《高层次人才管理办法》,坚持引育并重,大力延揽青年人才,近四年来全校共引进全职博士376名。学校各类人才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为全面推进事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坚持科技创新,精心布局推进学科融合。学校坚持服务福建经济社会发展的鲜明导向,增强创新驱动能力,在支撑健康福建战略和我省产业转型升级上主动作为。大力加强科技平台建设,重点推进“八大研究院”和“六大中心”建设,强化资源整合与联合攻关。重点围绕消化道肿瘤、神经疾病、心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凝练学科主攻方向,推进学科群融合发展,在神经遗传病和变性病发病机制及临床诊疗、消化道恶性肿瘤早期发现和免疫治疗以及大血管病变机制与外科治疗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近年来,学校获得各级各类科研项目数、资助经费数大幅增长。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青”项目、“优青”项目及重点项目,获批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均实现历史性突破。国家化药Ⅰ类品种钩吻素子进入临床前研究项目论证。“十三五”以来,学校获批各类科研项目5000多项,多项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
我们坚持为民服务,协同发展建强附属医院。学校紧密结合福建省医疗卫生现状和需求,充分发挥学科、人才、技术等综合医疗资源优势,全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形成了一批国内知名、省内领先的医疗服务福医品牌。附属医院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中勇挑重任。在国家卫健委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附属协和医院、附属第一医院、附属第二医院连续三年保持A+等级,进入全国公立医院前10%。附属协和医院、附属第一医院在“复旦版”全国医院排行榜百强中稳步提升;附属医院专科特色更加凸显,服务社会能力显著增强,1个专科进入全国专科声誉排行榜前十强,11个专科进入中国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全国提名,30个学科入选中国医院科技量值百强。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学校附属医院白衣战士,坚决响应党和国家号召,火线逆行,奔赴武汉、宜昌、上海、海南、西藏以及省内疫情地区协助抗疫,并派专家组指导菲律宾抗疫,他们以生命赴使命、用大爱护苍生,展现出福医人高度的责任担当、浓厚的家国情怀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自觉意识。
我们坚持资源汇聚,全力以赴提升办学条件。学校坚持“师生医护员工所盼,就是工作所向”,持续开展“我为师生办实事”实践活动,不断改善办学资源条件。我们攻坚克难,顺利完成国际(海外)教育学院建设用地征迁交地工作;持续用力推动旗山校区北侧沿国宾大道一线地块征迁工作,建成了学校北门及广场;建成乌山校区2栋学生公寓,完成防洪排涝工程改造;建成旗山校区新药研发大楼,改造完成旗山校区科技园AB楼,完成旗山校区田径场翻新;旗山校区科研综合楼动工建设,等等。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盘活房产资源,建设乌山校区医疗健康科技园。近年来,学校办学空间不足问题逐步缓解,办学软硬件设施得到极大改善,师生医护员工的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增强。
万水千山不忘来时路。回顾85年的风雨历程,一代代福医人艰苦奋斗,敢挑重担,勇于担当。这种精神福医人薪火相传,引领我们一路前行,追光逐梦。我们衷心感谢大力支持学校建设发展的省委、省政府和各省直有关部门,衷心感谢一直以来关心关爱我们的社会各界朋友;衷心感谢为学校呕心沥血的历任领导和老前辈,衷心感谢为学校竭诚奉献的广大师生医护员工;衷心感谢心系母校,为母校发展献计献策、出资出力的广大校友们!无论何时何地,无论你们身处庙堂之高还是江湖之远,你们永远是母校的荣光,母校永远是你们温暖的港湾,母校的大门永远为你们敞开,欢迎常回家看看!
新时代呼唤新作为。世界科技革命带来新的世界、新的未知,大学要积极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带来的新挑战。党的二十大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把教育、科技、人才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这既是党和国家对大学的嘱托,也是祖国和人民赋予大学前所未有的历史责任与使命。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民族复兴道路上,心怀天下、笃志问学、作育栋梁。
八十五载恰是风华正茂。今天的中国正在昂首行进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和医学高等教育的新领域和新赛道上,87978797威尼斯信心满满,步履铿锵,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定信念办好人民满意的医学高等教育,向着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医科大学的光荣梦想奋勇前进,向着健康中国、健康福建的使命号角勇毅前行,以矢志不渝的拼搏奋斗和热血担当,策马扬鞭再出发,再创福医新辉煌!
让我们共祝:亲爱的福医,生日快乐!
校党委书记:陈晓春
校 长:林旭
2022年12月8日